第330章 硝烟的气息

        武昌营(却在常德府)指挥使周梦雄密奏,请兵用于长沙等地。

        理由一为开辟富庶的地区以为钱粮补给,二为通过实战让新军获得真正的战斗力。

        时朱雀军包括新建水军总共有四大营兵,军队人数加上一些后勤人员超三万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军除了从新占据的岳州、武昌获得资源,后方补充全靠常德一府,至于辰州府几乎是负收入,爆发饥荒后还要靠常德府输送粮食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朱雀军的兵力构成非常消耗钱财。

        步军主要是火器部队,为了满足战兵的后勤,从业火绳枪的枪管钻磨、火炮制造、维修监督、开矿、堆硝及装备弹药运输的人数是军队的数倍。

        岳州新设火器坊制造大口径野战炮,虽然他们使用了铜芯铁包中空冷却铸造技术,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先进了,但依然无法只用铁就造出长管火炮,仍然需要大量的铜;恰好湖广不缺粮却十分缺铜,要弄到这些金属物资,不仅费劲还费了金银财物无算。

        参议部预算的收支尽是扯东墙补西墙,早就是在勉强支持了。张宁听说周梦雄的新军可以上战阵,已然十分动心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参议部有幕僚隐晦地提醒,周梦雄在南部的权力过大,如今又单独负责攻城略地,恐尾大不掉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朱雀军的掌兵大将权力过大的问题一直就存在,不是一天两天才有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宁只好当着众人的面这样说:“用人不疑疑人不用,如今我朱雀军刚刚起色,外敌环视,正该团结一心击败强敌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很快他就答复了周梦雄的书信,赞成他在时机恰当的时候开拓地盘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恒写信建议正该扩充重组参议部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目前的参议部不仅要在战争时负责筹措方略和临阵谋划,还要管理军务和后勤,此前采取的方法是个人负责法,由参议部商议出一套条呈,确定后指定个人负责每一件具体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地盘扩张人数增多后,这种办法常常造成职权不清、主次不分等混乱的格局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恒建议仿照朝廷官府分设六部,扩充文官体系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一来就能收回军中将领的财、政、后勤供应、人事等权限,一则可以让武将专一带兵打仗,二则也有了分权制度防患于未然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后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权力,治军和兵权分离,完善章法制度,完全杜绝武将拥兵自重的局面发生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套东西自宋以来好几百年已经比较精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宁并不太赞成在主要战场上还没取得优势的情况下,就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,但朱恒提出的六部分司的建议已到迫切必要的时候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可就在这时,武昌报来了新的消息,京营神机营一部已到达黄州府。

        附带斥候营密探的原文禀报是旌旗蔽天、人马成千上万,行军连绵数里不绝。

        却未有兵力人数的确切信息,连个大概都没有。

        战争的气息再次浓烈起来,那么朱恒的书信提出改组参议部的建议就只能搁浅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另一份来自建文党的咨文里,有关于朝廷此次调动的情报,比较详尽一点。

        据说从扬州过来的这股京营人马是神机营中军和左掖二军,由此可以通过情报估算兵力:神机营下编中军、左掖、右掖、左哨、右哨五军,中军独掌四司,其他各军各掌三司,情报上西进的二军就是七司;而神机营总共战兵约六万人(不含五千下营马兵团),按比例粗略估算兵力应在两万五千以上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来自建文党的情报可靠度未知,而己方密探只能凭借眼睛看到东西没有确定情报。

        目前能确定的事就是京营已经调兵朝湖广来了,到了黄州府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是要就近在黄州意图渡江进击比较薄弱的九江府,还是继续西进到荆州对付朱雀军,暂时都不清楚。

        京师三大营的人马已经靠近湖广,让张宁不得不分外重视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朝三大营,初设于洪武年间,完善于永乐时期。

        目前这支军队是永乐大帝南征北战留下的精锐中的精锐,此时的京营完全不同后期,它比目前的九边军队还要有战斗力,连蒙古骑兵也只有望风丧胆的份。

        完全可以说是大明整个帝国内最善战精锐的部队,恐怕放在全世界野战也是所向披靡的存在,因为当今世上还没有哪个王国能负担起一支战兵数量达二十万、装备精良、久经沙场、后勤充足的军队。

        京营其实包括京师三大营和南京京营,但是南京京营已经起义响应汉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其战斗力也远远比不上京师三大营,所以勇猛如汉王的人才会丢了江淮,依靠长江不敢出线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宁决定尽快离开岳州,亲自前往武昌坐视事态发展,同时准备苦战。

        岳州目前有水军一营和常德营,主要还在洞庭湖上训练水军。

        水军第一营指挥使姚和尚,常德营指挥使姚二郎,父子俩在这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宁一走,此地显然就是姚家父子说一不二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久前才有幕僚揶揄周梦雄权力过大,眼下姚家父子在岳州的势力也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宁根本无法在这节骨眼上拿出有什么解决法子,只有这样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唯一做的就是叮嘱姚家父子,妥善经营岳州,谨防朝廷军将来以荆州为根基南渡;除此之外什么权力分配根本顾不上,与其坐等被朝廷军灭掉,不如便宜自家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数日后张宁就从岳州到了武昌,一队骑兵从城门飞奔而入,没有什么礼仪也无人迎接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上午他们距离武昌城还有近百里,下午就到武昌城了,没有给人预留准备的时间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参议部见到了朱恒等人,又有一新的情报。

        细作在夜间靠近神机营营地,潜伏至天明就近观察,看到神机营装备了大量新造的火器,与以往明军的火器大为不同,单兵火铳疑似火绳枪。

        半年多以前朱雀军兵器局的机密就泄露了一部分,因为兵器局有人叛逃。

        以明朝的国力和成型的军火制造体系,半年多时间完全足够大批生产出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神机营本身就是专习火器的部队,战术传承自云南镇南王沐英,训练起来也相当简单,他们只需要熟悉怎么使用新装备的火器就可以了,没有用惯了笨重性能差的火门枪之后抗拒使用更好武器的兵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张宁等人都觉得这个探报比较可信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知道皇帝朱瞻基可不是傻子,下面一帮大臣更非昏庸之辈,得到了火绳枪之后,他们为什么不仿制装备?

        明朝统治者可不是信什么弓马骑射无敌的人,他们连传入中土的《几何》等东西都能迅速接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目前这股人马从扬州出动时,原本的意图是援救武昌城,只是城破得太快,援救没来得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恒分析道,“人数估算是二万五千,不算少,但同样也是孤军。老臣不认为他们会径直渡江孤军作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宁点头道:“我赞成朱部堂的看法,不过攻陷武昌也有一段日子了,其援兵神机营在武昌失陷之后没有东撤,仍然进至黄州,定有其意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一面说一面走到参议部临时官署的墙边,观摩上面挂的一副大图。

        上书:大明帝国形势图。

        称谓却是有些怪异,因为在中国朝廷一般都不称自己是什么国,根本就无须有国的概念,除了中原王朝已知范围内都是“臣”、区别只在于别人愿意不愿意,皇帝只有一个,所以就无所谓有多少个国家了,只有多少番邦来朝的概念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张图上三个位置已经确定了参议部的方略,澧州、岳州、武昌。

        岳州和武昌都是张宁重点经营的要地,湖西岸的澧州是交给周梦雄,目前周梦雄正在准备率主力南进长沙。

        张宁的目光停留在澧州的地方思索着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恒在一旁说道:“眼下只有按兵不动,先看看官军究竟作何打算。若是神机营之后还有兵马陆续西调,就说明朝廷的战略已经向西移,我们不幸成了首当其冲的靶子,汉王那边轻松了;若是只有神机营前来,它应该选一个地方部署作战,要进攻必须大量船只瞒不过咱们;要守应该去荆州,那里才是咱们最可能反击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宁回头道:“最好趁早寻机找一场小规模遭遇战,一试就知道神机营的战斗力,也能试出他们究竟装备了哪些火器,做到知己知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相比之下朱恒看重的是势,张宁却更关注武器的装备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隔江相望,要遭遇小战却是不易。”朱恒道,“还不如先设法广派细作探马去摸底细好,打探不到才到战阵上去试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朱部堂言之有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宁很快就同意了他的说法,心里想到了姚姬新改编的“内侍省”,以前那些辟邪教分坛的人无所事事,或许该叫他们干点打探军情的事了,不能光分地领钱一点用都没有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恒眼尖,见张宁的目光老是在澧州那边停留,便问:“周梦雄把重兵南调打长沙府,湖西空虚,不能防荆州,主公是否有收回成命之意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宁道:“神机营才到黄州,还不知道去不去荆州。我觉得周将军说的也有几分道理,先让新军上战场打一仗,比总在校场上训练有效。”